
滑滑手機,突然發現今天是 營養師節,忍不住開始回想以前當的營養師種種。
在準備考營養師前,總是非常期盼自己能考上,覺得:「如果能當上營養師,我的未來就穩了!我就能光宗耀祖!我就能….」現在想想,我當年真是小孩子的想法
真的考上的那瞬間,覺得自己無人能敵、走路有風,要飛黃騰達了,沒想到進入生技業的頭一兩年,才發覺我小如螻蟻。
老闆問:「你知道橫紋肌溶解症嗎?」我:「呃…不知道…」老闆愣住傻眼(當年健身風潮還沒興起,老闆也並非醫事人員,但是他卻知道)
某天老闆又告訴我新產品有什麼成份時,講了一堆我沒聽過的漢方,結果我在寫成份介紹時還把原料名稱寫錯,老闆大嘆:「什麼遠智?是『遠至』啦…! 哎…」然後一臉同情的看著我,彷彿心想:「哎…這孩子怎麼了?連這都不懂」
也由於老闆是對中藥、中醫很有研究的人,為了跟上他的腳步、加強我對中醫及漢方成分的知識,所以那陣子我很常到書局買跟中醫有關的書。
過了不久要換工作,到一間很大間的原料商面試,面試官是入行7年的主管,雖然非營養師,但是有食品系背景,對保健原料非常熟悉、說話態度非常有自信且傲氣,讓我既害怕又崇拜,心想:「哇…七年就能做到這麼專業,不曉得工作7年後的我會變成怎樣?能變得跟他一樣厲害嗎?」
最後我沒有錄取,因為他覺得我雖然對保健品熟悉,也具備閱讀、理解文獻的能力,但是說話態度不是很有自信,所以他會擔心。這才讓我了解到,原來工作不是只有專業能力就好,態度、談吐、肢體語言、外觀都會影響他人對自己的信服感,進而我又開始上一些口語表達課程、看演講訓練的書🗣️
後來又遇到別家面試官,他也並非營養師,但似乎有護理相關的背景,他在生技業有10~20年經歷,所以到現在已經爬上副總位子。當時的面試過程中,他發覺我過往的經驗比較偏向行銷企劃,而非專攻研發,於是委婉地說:「我感覺的出來你是很努力的女孩子,不過我們現在想要的是有即戰力的研發人員,你研發的經驗似乎還沒有很多,所以可能不太適合」
但當他知道我是花了3小時的車程才到這面試,覺得非常用心,所以很願意再跟我多聊一點,便開始說起她以前在哪工作、研發過哪些產品、常去哪邊演講。
我好奇問:「您演講都要花多久時間準備?都要先擬出演講大綱、練習講好幾遍嗎?」
她:「我不用擬大綱啊,有這個框架我反而還比較難講,因為我研發過的產品很多,很多知識、經驗都已經印在我的腦海裡,所以我都是想到什麼就講什麼,還能滔滔不絕的講不停」
這又衝擊了我的腦袋,原來要成為很有魅力的講師、實力強大的生技專家,最主要是要靠「碰過的保健素材要多、開發過的產品要多、解決過的客人問題要多」。當實務經驗豐富,自信心自然就會有,進而從眼神態度、肢體語言、說話語氣表現出來。於是之後我便開始找別間跟研發相關的工作
到了最近1~2年,有同事聽到我跟客人對話的內容、態度,誤以為我是在這間公司當了很久很久的資深營養師(其實我也才剛進新公司不到三周)我才驚覺:「ㄟ ~?難道我也開始散發出,當年那位我很害怕又崇拜的面試官的氣勢了嗎?」
而我研發的產品數目,也從以前的2~3個,晉升到上市產品約有50個左右(如果硬要算還沒有上市、修修改改好幾版的配方,加起來大概也破千個了)
回想起來,自己在當了8年的營養師之路上,算是進步了不少,不過每年都有每年的課題,這1、2年我自認的要修煉的課題是「要懂的人情世故」,以前的自己個性比較剛烈,認爲事情對就是對、錯就是錯,但其實職場及人生是需要更多智慧去處理的。
總之,希望自己的營養師之路能越來越順暢、強大,也祝福自己、營養師們、想要考取營養師執照的學弟妹的, 營養師節快樂 ~
相關
Annie
一位愛畫畫的營養師, 喜歡用詼諧、幽默的方式,分享自己對於營養、食品、行銷、職涯上的觀點, 因此在2020年開始經營「食癒插畫室」,到了2022年則正式更名為「食繪宣言」。 希望能用插畫療癒你的心。
近期留言